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信息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中共重庆市生态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落实情况的公示

日期:2025-11-14

20241125日至202515日,中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第一巡察组对重庆市生态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党支部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党支部进行了常规巡察202533中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第一巡察组向技术中心党支部反馈了巡察意见,目前已完成整改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予以公示。

一、压实整改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巡察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整改工作,逐项对照研究,细化整改措施,实化整改方案。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思想根源。

(二)压实工作责任领导班子坚决扛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科室具体办理的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营造知责、明责、担责整体氛围。

(三)推进整改销号建立整改督办制度,每月召开巡察整改工作会,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在巡察期间,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第一时间完成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工会慰问和工会活动奖金奖品发放、意识形态责任制、廉政风险点排查等相关问题整改,将巡察整改与能力提升、队伍建设、纪律作风等工作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标本兼治

二、推动整改落实

(一)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要求及局党组安排有差距方面

1.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一是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二是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建立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案例教育学习机制,邀请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三是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开展国家安全和保密宣传教育专题学习

2.打造政研型智库品牌。一是聚焦美丽重庆建设、十五五生态环境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工作,立项实施第二批新型环境智库建设计划项目课题8项;建立生态环境政策研究智库月报工作机制,组织编发智库月报2双月刊;成立生态环境政策研究新型环境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和美丽重庆建设等领域重大需求组建3支智库青年创新团队。二是聚焦生态环境区域协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政策研究等领域,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加强交流合作。

3.做亮技术型支撑品牌。加强与局督察办综合处、生态处和法规处等沟通衔接,围绕督察问题清单自然保护地监管、生态示范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重点工作开展技术支撑。一是深度参与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验收销号工作,结合已销号问题回头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家技术支撑工作机制,引入专家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二是参与起草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支撑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2025年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牵头完成202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十项行动”“四张清单调度立项《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第一个五年实施成效评估》课题研究。三是指导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梳理指标体系完成情况指导各区县更新绿盾问题台账整改进展,逐项审查问题点位整改情况完成7个区自然保护地问题点位整改销号现场核查支撑双月遥感监测监管18个区县开展了2批次国土调查云平台数据任务赋权、图斑下发、现场核查举证等平台实操线上培训。四是组织区县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启动和系统填报,按计划开展线索启动、重大案件管理、案例填报等调度工作,参与全市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的制度制定、案件办理、培训宣传等工作。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有差距方面

    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一是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党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常态化与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重点岗位、新进人员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带头专题党课。压实一岗双责责任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总结中报告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科室负责人年度考核中报告一岗双责履职情况。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强调分管领域的廉洁履职为基层减负赋能等工作纪律要求,围绕党章党规党纪讲授专题党课。三是专题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召开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会以及节假日廉政安全教育会,通报学习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2.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一是落实三化建设年行动要求印发年度纪检工作任务清单按要求组织纪检干部开展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检查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作风纪律明察暗访。二是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专题培训;建立管理六级以下在编干部职工廉政档案;纪检委员紧盯岗位竞聘、职级晋升、新进人员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三是加强沟通汇报按要求及时主动向驻局纪检监察组报告三重一大事项;针对巡察整改、监督管理等工作主动与直属机关纪委沟通汇报;报送巡察整改方案等重要材料的同时抄送驻局纪检监察组、直属机关纪委,在其指导下扎实推进整改工作

    3.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加强廉政风险点研判。结合重点工作、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支委会专题研究分析风险点风险等级,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深入剖析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注重八小时外的监督管理,建立廉政风险常态化提醒机制,在节假日等廉政风险高发易发敏感期编发廉洁提醒短信。三是加强专家规范管理。修订印发《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办法》,严格专家入库资格及方式,动态核实在库专家信息,优化更新发布专家库名单,规范专家使用流程,坚持业务抽选、纪检监督、全程记录,强化专家工作情况评价闭环管理。四是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专款专用规定列支,落实专人负责每月调度、研判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检查有无混用、误用等情况。定期开展财务稽核,规范报销流程审核报销凭证,及时补充完善。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差距方面

1.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一是强化担当精神。领导班子按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深入查摆问题,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形成领导班子问题清单,并建立集中整治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坚持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和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业务等工作;班子成员带队,组织青年同志先后赴10个地方和单位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作调研,赴7个区县开展绿盾问题现场核查。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组织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暨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制定整改方案。三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范集体决策程序及会议流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支部书记末位表态制,确保决策过程依法依规;严格落实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提示,按要求及时主动向驻局纪检监察组报告三重一大事项。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规范干部选拔程序落实民主推荐、集体审议、公告公示等要求严格落实回避制度规范计算公示时间,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纪实。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成公开聘在编人员4劳务派遣人员1名,接收1名大学生实习,推动落实2025年三季度公开招聘2名在编人员的任务,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加强年轻干部锻炼。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级培训,鼓励青年同志参加各类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3名青年同志在《中国环境报》、市局团委《梦想青年》发表文章,5名青年同志参加局系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分享等活动,全部获得一等奖

3.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一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审议研究红岩先锋·四强支部”“红岩先锋·六好党员以及意识形态、保密等相关工作10余项;专题研究群团建设,推动成立中心团支部选举产生首任支部书记二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印发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细化4个方面、10项具体工作任务,累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3次、支委会1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3,支委委员、班子成员均带头讲授专题党课。三是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制定年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安排,明确月度组织生活内容,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和各类警示教育片7次,外出参观学习1次,开展交流讨论9次;联合工会开展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活动。

(四)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有差距方面

1.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加强对费用报销的审核,严格按照财务报销规定规范报销,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一律不予报销,并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

2.强化建章立制。召开支委会审议《内部控制制度》修订有关事宜,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台账,初步完成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内控管理制度、劳动聘用人员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三、拓展整改成效

(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工作要求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安排,扛牢巡察整改政治责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二)巩固提升整改成果。举一反三、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全方位织密制度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物,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效。

(三)持续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环保督察、区域协作、生态保护、损害赔偿、政策研究等核心业务技术支撑能力,坚决为打好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翻身仗做好支撑做好服务,为美丽重庆建设贡献更多技术服务力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23-89188807;通信地址:重庆市旗山路252;邮政编码:401147

中共重庆市生态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

                  20251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