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建设项目 > 批准过程信息  >  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14741U/2025-0133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5-11-06 [ 发布日期 ] 2025-11-06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51106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11月6日—2025年11月12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sthjj.cq.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hpcgzcy@163.com,传真:023-89181941,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邮政编码:40112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重庆市江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再生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智选基地建设项目

南川工业园区龙岩组团坤煌产业园

重庆市江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利田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拟建项目将原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东金华居委10组的厂区整体搬迁至重庆南川工业园区龙岩组团坤煌产业园内,通过购买龙岩组团坤煌产业园3、4、5幢标准厂房,主要建设1条3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锭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再生铝合金锭生产线主要设置原料预处理系统、熔炼/精炼系统、铝合金智能铸锭系统及铝灰渣处理系统。

拟建项目以1、3、4、6系废铝料、含油铝屑、重熔铝锭为主要原料,以工业硅、阴极铜、镁、锰等为调质原料,其中含油铝屑(《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废物代码为900-200-08、900-006-09)利用规模约为3279吨/年,1、3、4、6系废铝料利用规模约为19640吨/年。项目使用的废铝料应满足《回收铝》(GB/T13586-2021)、《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38472-2023)等要求。

项目辐射仪等设备的辐射性环境影响评价,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拟建项目总投资55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500万元。

(1)大气环境影响及措施。脱漆炉以双室熔炼炉循环烟气作为热源,热脱漆废气经双室熔炼炉的燃烧室燃烧处理,熔炼废气、精炼废气经“陶瓷蓄热体换热(急冷)+SCR脱硝”处理,再与集气罩收集的熔炼、精炼工序环境集烟一并经“干式脱酸+活性炭注入+布袋除尘”处理后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氟化物、氯化氢、二噁英类、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等应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要求,并设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在线监测设施。铝灰渣处理废气经“干法脱酸+布袋除尘”处理后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氯化氢等应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要求,并设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在线监测设施。项目废铝料破碎筛分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后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含油铝屑暂存废气和离心预处理废气经“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非甲烷总烃满足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铝灰库及潮湿铝灰应急房铝灰贮存废气经“水喷淋吸收”废气处理系统处理,氨、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后,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采取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熔炼炉、精炼炉在炉门处设置大尺寸半包式集气罩,加强环境集烟收集,加强生产设备的密闭性和生产期间车间的密闭,控制炉门开启时间及频率,炉门与环境集烟系统进行联锁控制。厂界氟化物、氯化氢、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等应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厂界颗粒物、非甲烷总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厂界臭气浓度、氨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经环评综合考虑,项目生产车间外设置300米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均位于工业园区范围,内有1户待搬迁居民,重庆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书面承诺由其负责该户待搬迁居民的搬迁工作。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量4.3立方米/天,食堂废水排放量0.75立方米/天。循环水系统通过投加阻垢剂、除磷剂以及定期清渣,循环水系统冷却水不外排。铝灰库废气水喷淋吸收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回用至脱硝系统尿素溶液配制,不外排。初期雨水收集后经“絮凝沉淀+过滤”处理,石油类、总铜、总锌、硫化物、总铅、总砷、总镍、总铬、总汞等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等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食堂废水经项目建设处理规模为2立方米/天的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依托龙岩组团坤煌产业园已建处理规模为500立方米/天的生化池处理,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龙岩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凤咀江。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废水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接受。

(3)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及措施。项目冷却循环水管道、液体物料输送管道采取专管及明管设计,循环水池采用架空设计;已建熔炼/精炼系统下方已设置高度约40厘米的混凝土层,并设置1个有效容积为50立方米的安全生产应急池;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原料预处理系统、铝合金智能铸锭系统及铝灰渣处理系统所在生产区域、废铝料贮存区、事故池、危废贮存库、铝灰库、潮湿铝灰应急房、含油废铝屑贮存间、一般固废暂存区、废铁贮存区等区域作为重点防渗区,其中危废贮存库、铝灰库、潮湿铝灰应急房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采取防渗措施,其他重点防渗区的防渗性能不低于6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严格落实《重庆市江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再生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智选基地建设项目岩溶发育区域整治方案》中关于项目地下溶洞进行灌浆的措施。设置3处地下水监控井(场地,上、下游各布设1个),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定期开展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声环境影响及措施。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包括撕碎机、脱漆炉、双室熔炼炉、精炼炉、炒灰机、冷灰桶、冷却塔、空压机、制氮机、风机和各类泵等,源强约75~90分贝。通过合理布局,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措施。拟建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乳化液、脱漆碳化灰、废润滑油、废弃的含油抹布及劳保用品、车间沉降灰、废活性炭、除尘灰、干式脱酸沉渣、脱硝废催化剂、废氧化铝蓄热球、铝灰渣、二次铝灰,产生量合计约5462吨/年,其中铝灰渣产生量约3000吨/年,回用于铝灰渣处理系统;二次铝灰产生量约1669吨/年,经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32平方米的铝灰库暂存,定期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余危险废物经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32平方米的危险废物贮存库暂存,定期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初期雨水絮凝沉淀处理污泥产生量约5吨/年,应进行危险废物鉴别,鉴别前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塑料、废橡胶、废铁、人工初选及撕碎环节产生的其他废料、废分子筛、废耐火材料、循环水池沉渣等,产生量合计约19.1吨/年,经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36平方米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外卖综合利用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6.45吨/年,分类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餐厨垃圾产生量约2.8吨/年,交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转移应符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 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 部令 第23号)要求。一般固体废物厂内暂存应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时,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按照《关于加强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辐射安全监管的通知》(环办函〔2011〕920号)要求开展辐射监测,发现放射性污染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对已发现的失控放射源或者被放射性污染的金属要严格控制,实施有效管理,避免流入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公众健康的损害。

(6)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二次铝灰、含油铝屑、金属锰、金属镁、废矿物油、天然气等,综合环境风险潜势为Ⅱ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报告已通过专家组审查,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铝灰库地面采用木板垫层防潮,设置通风设施、湿度计进行除湿防潮;设置潮湿铝灰应急房;设置视频监控系统;设置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生产车间内配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砂土等应急物资;含油铝屑贮存区、危险废物贮存库设置环形沟及收集坑;尿素配制罐设置围堰;循环冷却水系统配套循环水池架空建设,循环水管道采用明管及专管;设置1座有效容积为20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池(兼事故池)及雨污切换阀;对企业雨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初期雨水排放口的总铬、总铅、总砷、总汞、总镉等重点重金属等进行定期监测;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经在重庆市南川区发改委备案,已取得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手续。拟建项目符合重庆市及南川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

拟建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