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14741U/2025-0016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行政许可 |
[ 发布机构 ] | 市生态环境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2-12 | [ 发布日期 ] | 2025-02-12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50212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2月12日—2025年2月18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sthjj.cq.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hpcgzcy@163.com,传真:023-89181941,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邮政编码:40112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重庆瑞得思达光电新材料项目 |
重庆大足锶盐新材料产业园内 |
重庆瑞得思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依据投资备案信息拟建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由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搬迁而来。拟建项目占地面积126276.3平方米,主要建设5.32万吨/年工业碳酸锶装置(其中0.28万吨加工成液晶级硝酸锶0.4万吨)、0.4万吨/年液晶级硝酸锶装置、0.3万吨/年氢氧化锶装置、0.5万吨/年电子级碳酸锶(高纯碳酸锶)装置,折合6万吨/年碳酸锶产能,配套建设1.3万吨/年工业硫磺装置,配套建设相关公用工程、辅助工程、贮运工程和环保工程。拟建项目实施后,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现有全部碳酸锶生产装置关停(龙水工厂和雍溪工厂),拟建项目不新增产能。 拟建项目总投资4359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443.5万元,占总投资的21.66%。 |
(1)地表水:拟建项目工业碳酸锶压滤过程产生的压滤水、各装置加热保温蒸汽产生的冷凝水、硫化氢水封罐气水分离出来的水均直接回用于浸取工序。循环水站排水、空压机废水、真空泵排污水、地面清洁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化验废水和实验室废气治理废水等进入废水处理规模为700立方米/天的厂区废水处理站,采用“前处理+MBR+一级RO+二级RO+EDI”工艺处理满足企业回用水质要求后,与纯水制备的废水全部回用于浸取和尾气脱硫等工序,不外排。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罐收集后送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艺。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满足接水要求后,排入大足锶盐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苦水河。 (2)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原料煤和天青石破碎、混料、输送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燃料煤破碎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焙烧窑尾气经“重力沉降+余热锅炉+三电场除尘从”处理后和经尾气深度处理系统(蓄热焚烧炉)处理后的克劳斯装置尾气,一并经两级湿法脱硫处理达标后排放。工业碳酸锶设置2套闪蒸干燥系统,工业碳酸锶干燥尾气分别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碳酸锶包装废气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处理达标排放。高纯碳酸锶闪蒸干燥废气、高纯碳酸锶(粉状)破碎废气、包装废气收集后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高纯碳酸锶喷雾干燥废气、高纯碳酸锶(粒状)包装废气收集后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高纯碳酸锶热风炉采用低氮燃烧。硝酸锶反应废气收集后经“四级碱液(氢氧化锶溶液)洗涤”处理后达标排放。硝酸锶干燥废气收集后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备用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实验室废气收集后经“碱液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排放。食堂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 (3)声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控制噪声。 (4)地下水(土壤):拟建项目按地下水环境导则等管理要求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采取地上“可视化”设计,采取分区防腐防渗措施,硫化锶生产装置(连续浸取系统和板框压滤区)、碳化装置区、粗锶生产厂房、硝酸锶生产厂房等区域等按照重点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原料破碎装置区、配料厂房、克劳斯装置区、脱水等按照一般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对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拟建项目工业碳酸锶浸取废渣、氢氧化锶装置压滤滤渣和硝酸锶装置过滤废渣等暂存于厂区内专用锶渣临时堆场,脱硫石膏暂存于二氧化硫吸收工房内脱硫石膏库房,后均外送综合利用。废水处理生化污泥、三电场静电除尘收集的粉尘和破碎的原料进行混合配料一起进焙烧窑焙烧处置。脱硫石膏、空压制氮站过滤器废滤料、废分子筛等一般工业固废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能力或经营范围的单位利用和处置。拟建项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餐厨垃圾交有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克劳斯装置产生的废催化剂按要求进行危险特性鉴别,鉴别前按危险废物管理。废液压油、废机油、实验室废物等危险废物定期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 (6)环境风险防范:拟建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拟建项目按要求设置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生产车间、装置区、危险废物贮存库等设置截水沟或收集池;各储罐区设置围堰,液体贮罐设液位高低报警器;液体硫磺装卸区设置导流沟;设置1座200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收集罐,及配套初期雨水收集系统;设置1座事故应急罐,及配套事故水收集系统;厂区设置双回路电源及备用电源;依托园区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对本项目予以备案(项目编码:2403-500111-04-05-852053) |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
2 |
盛清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沿江开发区梓桐路16号 |
重庆盛清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为综合利用园区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渝钛业公司)危险废物废稀硫酸(废物代码:264-013-34),盛清公司拟在现有厂区内实施盛清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改项目,技改内容主要包括:依托1#车间聚合硫酸铁生产线,综合利用攀渝钛业废稀硫酸87850吨/年(含量≥18%),替代原工业硫酸14737吨/年(含量≥98%),进行聚合硫酸铁生产;依托攀渝钛业现有2座500立方米储罐进行废稀硫酸贮存,依托攀渝钛业和盛清公司现有管廊架新建总长度约700米废稀硫酸输送管道;在盛清公司厂内罐区预留位置地上建设1座100立方米废稀硫酸中转罐;依托化验楼、罐区、化学品仓库、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事故池等配套设施。项目实施后,聚合硫酸铁生产线生产工艺过程不变,全厂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维持不变,聚合硫酸铁产品执行《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GB/T 14591-2016)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且仅限用于城镇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禁止用于饮用水处理。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2万元。 |
(1)大气环境影响及措施。运营期聚合硫酸铁生产相关废气为聚合硫酸铁车间工艺废气(配料废气、反应废气、复配废气)、废稀硫酸中转罐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硫酸雾、氮氧化物。拟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聚合硫酸铁车间工艺废气中,催化氧化法、氯化法配料工序因浓硫酸稀释散热损耗硫酸雾产生总量减少0.74吨/年,其他工序废气产生情况不发生变化;废稀硫酸中转罐中转过程硫酸雾产生量新增0.32吨/年。聚合硫酸铁车间工艺废气、废稀硫酸中转罐废气采用密闭管道收集后与1#聚合硫酸铁车间现有工艺废气一并进入现有“氧化+还原+碱洗”处理设施处理达《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表4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后,依托现有25米高排气筒(DA001)排放。其他生产环节产排污及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变。环评综合论证,危废利用技改项目实施后盛清公司设置以聚合硫酸铁车间边界外延300米范围为环境防护距离,该范围包络了企业原划定的环境防护距离),该范围内无现状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且今后不得规划或建设上述环境保护目标。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危废利用技改项目不新增废水种类及产生量,聚合硫酸铁车间地面清洗水产生量约724立方米/年,废气处理设施喷淋废水产生量约739立方米/年;三氯化铁车间地面清洗水产生量约594立方米/年,废气处理设施喷淋废水产生量约510立方米/年;上述生产废水总产生量约2567立方米/年,全部回用于聚合硫酸铁制浆工序,不外排。纯水站排水、蒸汽冷凝水产生量约6700立方米/年,收集后由总排口排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麻柳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厂区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达《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间接排放标准,BOD5、动植物油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园区污水管网进入麻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重庆市《化工园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457-2012),SS、动植物油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清溪河,最后汇入长江。采取以上措施后,运营期污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及措施。项目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采取“可视化”设计;分区防渗,废水池、事故池、复配池、液氯库、化学品库、各生产车间、原料储罐区、产品储罐区等重点防渗区已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394-2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等要求进行了防腐防渗处理,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6.0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综合楼、化验楼等区域为一般防渗区,防渗性能不低于1.5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依托现有3处地下水监控井和地下水监测环境管理体系,聚合硫酸铁车间、办公楼周边分别设置1处土壤环境监测点,定期开展地下水及土壤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4)声环境影响及措施。运营期依托厂区现有生产设施进行生产,新增1台稀硫酸输送泵,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等措施后,厂界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措施。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铁盐压滤渣、废矿物油、包装废物、实验废液、废酸渣等危险废物,聚铝滤渣等一般工业固废,污水处理站污泥及生活垃圾等。其中,技改后新增稀硫酸罐定期清掏产生的废酸渣,产生量约2吨/年,技改后其他危险废物产生量不变,铁盐压滤渣产生量约33吨/年,废矿物油、包装废物、实验废液总产生量约2.52吨/年,危险废物依托厂区危险废物贮存库暂存后,定期交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聚铝滤渣产生量约3000吨/年,委托凌维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污水处理污泥产生量约0.26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95吨/年,委托环卫部门处置。采取以上措施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6)环境风险及措施。拟建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拟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废稀硫酸输送管网底部配套建设接水沟槽、导流管及废液收集桶,产品装车鹤管出口加装套管,避免跑冒滴漏;落实“以新带老”措施;攀渝钛业厂区废稀硫酸储罐区已设置有效容积535立方米围堰,盛清公司厂区废稀硫酸罐中转罐区已设置有效容积138立方米围堰,聚合硫酸铁罐区已设置有效容积316立方米围堰,罐区地面及围堰内壁均采取防腐防渗措施;厂区已设置的有效容积450立方米事故池及雨污切换阀,厂区废水总排口及雨水排口水质定期监测;依托厂区设置的罐区视频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危险源标识、风向标、事故撤离指示标等标识;依托有效容积为3600立方米的园区事故池,园区在建事故废水截流系统,雨水排放口处设置有事故废水截流池及切换阀;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
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经在重庆市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已取得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手续。拟建项目符合重庆市及巴南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 |
拟建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