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建设项目 > 批准过程信息  >  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14741U/2024-0146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11 [ 发布日期 ] 2024-11-11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41111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1日—2024年11月15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sthjj.cq.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hpcgzcy@163.com,传真:023-89181941,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邮政编码:40112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都创医药CDMO生产基地项目(重新报批)

潼南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东区)内

都创(重庆)药业有限公司

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拟建项目属于重新报批,原项目于2021年9月经市局批复建设,批文号为渝(市)环准〔2021〕031号;后因市场变化,企业拟将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分期建设后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因生产规模变化而发生改变,对照生态环境部重大变动清单,需重新报批。目前已完成综合楼、甲类车间一、甲类车间二(一期不安装设备)及部分仓库土建工作。

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一、二期分别投资28000万元、3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5000万元(一、二期环保投资分别为3977.1万元、1116.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8.3%。

(1)地表水:拟建项目设“三效蒸发”高盐废水预处理设施1套、“芬顿氧化+絮凝沉淀”高浓废水预处理设施1套、“水解酸化+UASB+AO+沉淀”废水处理站1座。高盐工艺废水采用“三效蒸发”除盐后,含盐废水预处理系统蒸发冷凝水作为高浓废水,与真空废水等高浓废水进入“芬顿氧化+絮凝沉淀”高浓废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高浓废水与其他如地坪冲洗水、分析化验废水、生活污水、循环水系统排水、废气处理系统排水等混合后,进入废水处理站经“水解酸化+UASB+AO+沉淀”工艺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至东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琼江。

(2)大气环境:拟建项目一期工程甲类车间一含卤工艺废气、不含卤工艺废气合并经二级冷凝(-7℃、-25℃)+碱洗+水洗+活性炭吸附(带解吸)与车间开盖、采样等散点废气经碱洗+水洗+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再与车间散点废气合并进入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二期工程建设全厂RTO设施,甲类车间一至三各车间含卤工艺废气、含卤设备清洗废气、二氯甲烷储罐呼吸气合并进入甲类车间一的含卤废气处理系统经(-7℃、-25℃)二级冷凝+碱洗+水洗+活性炭吸附(带解吸)处理后达标排放;经预处理后的全厂不含卤工艺废气、散点废气、不含卤储罐呼吸气、高盐废水三效蒸发不凝气、废水处理系统高浓废水预处理工段废气合并进入RTO焚烧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处理站综合处理工段废气、氢化车间废气、危险废物暂存库废气、实验室废气、锅炉废气等经有效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3)声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隔声、设消声器等降噪措施控制噪声。

(4)地下水(土壤):拟建项目按地下水环境导则等管理要求采用分区防渗;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采取地上“可视化”设计;设置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开展地下水跟踪监测。

(5)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拟建项目废溶剂、蒸馏及离心残渣、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定期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外送综合利用或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6)环境风险防范:拟建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全面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置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罐区设置围堰;生产车间、危险废物暂存库、库房设置收集沟(池);厂区设置有效容积不小于1730立方米的事故池(兼初期雨水收集池),雨水管网设置雨污切换阀;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本项目予以备案(项目编码:2020-500152-27-03-141210)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