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614741U/2018-0091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市生态环境局 | ||
[ 成文日期 ] | 2018-02-24 | [ 发布日期 ] | 2018-02-24 |
对话专家:大气污染防治那些事儿(下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如何启动?
今年年初,重庆发布《重庆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按照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重庆将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本预案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或即将发生空气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即AQI大于或等于201)的应对工作。
市环科院高级工程师张丹介绍,红色、橙色预警信息由市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建议,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指挥部发布;黄色、蓝色预警信息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同时报市政府备案。
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空气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时间、范围、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预警级别、潜在的危险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及需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预案指出,蓝色和黄色预警每8小时、橙色和红色预警每4小时,通过市和区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博、微信、商圈大屏幕等向受影响区域公众发布,告知公众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引导公众主动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此外,达到空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条件时,监测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加强监控,对空气重污染天气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强度、移动路径的变化等情况及时作出预测预报。
根据预案,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级由低到高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措施主要分为健康防护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当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时,将要求高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依法取消学生户外活动或停课,可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安排学生在家学习。此外,将采取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如减少工业废气污染,列入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排放大气污染物企业全部依法停产;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50%的公务车辆,实施城市公交车优惠等。
那么,如果有单位或个人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怎么办?
张丹介绍,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响应措施的,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进行处罚。二是属于拒不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或者建筑物拆除施工的,应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进行处罚。三是其他拒不执行限产停产措施情形的,比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后,有关企业拒不停产或者限产,属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情形的,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可以对有关设施、设备、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进行处理。
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
2018年,我市仍面临“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三重压力,如何打好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市环科院高级工程师张丹介绍,重庆将根据当前污染特点和变化形势有针对性地执行“四控两增”增强版。
精准发力
聚焦交通污染和扬尘污染
市环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卫东介绍,从污染时段看:2013—2016年四年间,重庆85%的超标天数、100%的重污染天数集中在当年12月中下旬到次年2月上中旬(春节元宵后)。
2017年,重庆60%的PM2.5超标天数、100%的重污染天数集中在当年12月中下旬到次年2月上中旬(春节元宵后),40%的臭氧超标天数集中在5—8月。在这几个时段,强化治污是关键。预测2018年,我市PM2.5、臭氧超标天数约各占一半。
从污染来源看,交通污染和扬尘污染是重庆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市环科院开展的源解析表明,2017年主城区PM2.5来源分别为:交通源44%、扬尘源18%、工业源17%、生活源14%、外来和其他源7%。与2012年相比,交通源上升13%、扬尘源上升6%、工业源下降16%、生活源上升4%。2017年主城区PM10来源分别为:交通源40%、扬尘源25%、工业源17%、生活源10%、外来和其他源8%。
协作联动
强化落实“四控两增“措施
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亚飞介绍,在加强交通污染控制方面,重庆将加强新车环保监管,开展10家汽车生产企业车辆抽检,并推动开展销售企业车辆抽检工作。强化在用车环保监管,开展常态化质量控制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建立高排放车辆(车型)“黑名单”研究。
在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向霆介绍,重庆将狠抓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脏车入城、绿化扬尘、裸露扬尘等“六大环节”,建立施工工地控尘“绿黄红”名单管控制度,推行主、次干道“以克论净”的道路扬尘考核机制,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扫率达到88%,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410个、示范道路410条。
同时,重庆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督促华能珞璜电厂6#发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合川发电厂1#、2#发电机组,国电恒泰发电厂2#发电机组,白鹤电厂1#发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12家水泥企业、10家日用玻璃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及巴南区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3台垃圾焚烧发电机组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完成汽车和摩托车整车制造及零配件生产、印刷包装、汽车维修等10个重点行业112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
在生活污染控制方面,重庆将完成全市402家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和主城片区、渝西片区204家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油烟治理,并经监测达标排放,鼓励机关事业单位食堂率先执行1.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新建30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督促全市30家火葬场完善废气治理设施;加强露天焚烧执法等。
张丹介绍,在“四控”的基础上,重庆将增强监管能力。开展主城片区、渝西片区冬春季、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联合检查和“点对点”强化督查;开展交通污染整治攻坚行动,突出柴油车、货运车、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与执法等。近期,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强化督查已经全面铺开,每周都会对突出问题点位进行公开曝光。全市“零容忍、出重拳”利剑执法专项行动也将突出大气污染防治这个重点。
重庆还将进一步增强涉气科研能力。按照国家要求完成《重庆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重庆市实施“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和“蓝天行动(2013—2017年)”阶段性评估。启动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三期项目,提高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的精准度,结合气象信息综合研判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预警,做好3—7日预警预报、四个片区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出台重庆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重庆市餐饮油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
全民倡导
共建共享绿色生活
重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那么,普通市民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些什么呢?专家介绍,普通市民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为“重庆蓝”做贡献:一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二是发现污染及时拨打12369进行举报。
市民应尽量选择绿色出行。车辆越多,出行越堵;道路越堵,怠速状态下尾气排放越多。短距步行、健康有益。乘坐公交、轻轨,少开车、少拥堵。少开20公里车,少排放35克污染物。据了解,国内部分城市已开始探索推进出租车、公交车电动化。专家建议我市可以逐步推行新增和更新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环卫车使用纯电动车辆,同时加快车辆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
绿色消费的核心要义是要节约、不要浪费,要健康、不要伤害。过度包装,是时下社会消费品的一个卖点,也是绿色消费理念的一个痛点。过度包装消耗的是森林生态,而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师,是城市的绿色肺叶。据专家估算,倘若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张包装纸,一年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倘若市民每月少喝1瓶啤酒,1人1年可相应减排0.6千克二氧化碳;每天少抽一支烟,1人1年可相应减排0.37千克二氧化碳。专家还建议市民应减少露天烧烤,因为露天烧烤设施大多无吸烟装置,使用的燃料多为木炭或焦炭,会产生大量的煤渣、煤灰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PM2.5的重要生成来源,能瞬时造成中重度污染。
春节即将到来,专家还建议应少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时噪声会高达135分贝,能对老人和小孩造成瞬时性耳聋;同时会释放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春节期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飙高十几倍。
大气科普
1、PM2.5是什么?
PM2.5又称细颗粒物细粒、细颗粒,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既有一次排放形成的一次污染物又有气态污染物通过转化形成二次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既有无机物又有有机物。
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5微米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2、AQI是什么?
AQI即空气质量指数,就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它将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分级表示,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6项。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空气质量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6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质量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空气质量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空气质量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空气质量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3、雾与霾如何区分?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4、臭氧是如何形成的?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和氮氧化物(NOX),是产生臭氧的原料,也被称为是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织物、纸张等发脆,使橡胶老化而降低缆度。臭氧能与生物体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酶中的流基、氨基及其他重要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短暂暴露在高浓度臭氧中,会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粘膜分泌增加、疲乏、恶心等症状。
遏制臭氧污染,要对VOC和NOX这两类前体物实行协同控制。VOC主要的排放源有汽车尾气、石化行业、汽车摩托车制造、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NOX的主要排放源有汽车尾气、火电行业、水泥、砖瓦窑等建材制造业以及大型燃煤、燃气锅炉等。应重点推动这些行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设施和工艺技术改造,降低排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