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98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张盛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梁滩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的建议》(第0098号)收悉。经会同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北碚区人民政府、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水利局共同研究办理,关于梁滩河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中加强排污口摸底排查与登记、实施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等两个事项已经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排污口摸底排查与登记事项
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市于201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同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渝府办发〔2022〕124号),标志着我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从试点推向全面开展。
为推动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我局先后印发了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整治验收销号、分级分类管理、设置审批权限划分等技术、工作指南,基本建立入河排污口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工作方案》部署,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建立“无人机航测+人工核查+重点加密+反向核查”相结合的立体排查体系,运用无人机、无人船及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手段,严格遵循“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要求,2024年年底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共排查出1.5万个入河排污口。经过五年排查,已基本掌握全市各类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建立全市入河排污口清单台账,数据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入河排污口存量、新增、注销数据的动态管理。同时,通过监测、溯源摸清从污染物产生到入河排放的全过程,对发现问题的入河排污口实施分类整治、系统整治、源头整治,实现水污染防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梁滩河干流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303个,其中,沙坪坝区133个、北碚区43个、重庆高新区127个,按照类型来分,工业排污口23个、农业排口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13个、其他排口263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溯源确定责任主体,完成监测134个,正在分步推进整治工作。北碚区编制梁滩河流域整治方案,已投入资金4.7亿元,将梁滩河北碚段分为天生段、双凤溪和石槽门溪三个重要区域按照排水量大小、污染负荷以及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实施整治,同时,包装策划了含梁滩河流域在内的北碚片区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北碚组团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正在争取资金支持;沙坪坝区完成土主污水处理厂三期干管管网主体工程,沙田污水处理厂一期管网工程建成,累积建成管网21.35公里;重庆高新区制定《重庆高新区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改厕、集中资源化利用、纳管延伸等措施,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96个城镇雨洪排口由区建设局按统一部署委托专业管网排查单位开展精细化排查溯源,根据溯源结果制定整治方案,推动解决管网病害问题。截至目前,梁滩河干流完成整治并通过市级审核的入河排污口80个,余下入河排污口正按照《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监测、整治,2027年完成全部整治工作。
二、关于实施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事项
按照国家“探索入河排污口高效智能监管新模式”要求,我局印发《重庆市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指南》,根据入河排污口类型进行重点排口、一般排口和其他排口分级,分类规定了整治完成后不同类型入河排污口的巡查、监测频次和规范化建设要求。依托重庆市生态环境“巴渝治水”平台,建设了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监管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入河排污口“源—网—口—断面”的排污通道—水质响应关联关系,搭建入河排污口全链条管理构架,逐步实现入河排污口的智慧化长效监管。
一是分级分类开展长效监管。由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监管平台按照每季度一次、每半年一次、每年一次、5%抽测的频次,对整治完成的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自动下达长效监管任务,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和管理部门按照任务开展现场巡查和监测并上传巡测结果,对于发现整治不彻底、整治效果反复的入河排污口,依托全市大数据系统,建立跨部门的入河排污口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执行链条,形成市、区、乡镇三级上下联动整改销号机制。
二是明确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要求工矿企业排污口、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混入污水的城镇雨洪排口等重点类型入河排污口树立标识牌、建设监测采样点;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排污口、需要重点监管的矿山排污口和尾矿库排污口、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计处理能力2000吨/天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及水质、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鼓励工业、城镇雨洪排口安装AI视频监控。对于市级及以上资金支持建设的入河排污口感知设备,均要求接入“巴渝治水”平台,不断夯实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数字化监管系统智慧感知水平。
三是大力支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截至2024年底,市生态环境局已落实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8亿元支持30个区县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拟设置入河排污口标志牌2700个,对工矿企业排污口、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混入污水的城镇雨洪排口等重点关注的口门,分类别安装水质、水量在线监测200余套、AI视频监控等智慧感知设备1600余套。其中,涉及梁滩河流域的沙坪坝区、北碚区分别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729万元、1518万元,重庆高新区已编制《重庆高新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待生态环境部审查入库后,我局将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优先予以支持。
此答复函已经余国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4月30日
联 系 人:张正玲
联系电话:023—89181800,18502382558
邮政编码: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