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互动交流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10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日期:2025-03-12

市文化旅游委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庆山林垃圾治理的建议0610的协办意见送上,供答复代表时参考。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安排部署,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九治”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推进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建制度、夯基础、强宣传、抓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全面推动垃圾分类治理。2024,制定印发了《进一步抓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重庆市实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度行动方案》,要求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水平。

二是量化治理成效,纳入“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川渝两省市2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等3个文件,涵盖学校、小区等15大类18小类细胞,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等内容作为“无废细胞”建设内容之一。制定印发了《重庆市“无废指数”指标体系(试行)》《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指南(试行)》,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与综合整治率”等4项生活垃圾相关指标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3项建筑垃圾相关指标纳入“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定量综合评价各区县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建筑垃圾治理水平,该两部分占整个“无废指数”指标体系权重为44%,定期进行晾晒。

三是总结经验模式,积极征集打造典型案例。2024,征集了来自区县和有关市级部门推选的“无废城市”建设正面典型案例和精品“无废细胞”申报材料,其中包括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减少塑料污染、水域清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过度包装治理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案例40余个。在7月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上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正面典型案例和精品“无废细胞”,培育打造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典型经验、成熟模式,并持续通过美丽重庆融媒体矩阵对典型案例和精品“无废细胞”进行宣传报道。

联系人:李习勇;联系电话:88521746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5312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