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774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市农业农村委:
现将《关于加速重庆低碳生态茶园打造,推进茶叶绿色发展的建议》(第0774号)的协办意见送上,供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在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我市茶产业面临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市生态环境局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渠道。我市在全国率先建成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为一体的“碳惠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印发《重庆市“碳惠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办法(试行)》(渝环规〔2024〕7号),进一步规范交易管理。截至2024年底,累计交易CQCER(重庆“碳惠通”核证自愿减排量)510.5万吨、1.42亿元,碳惠通平台累计注册人数超过300万人。
二是完善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重新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先后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结合国家对自愿减排提出的新要求,我市迭代升级“碳惠通”体系,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生态碳汇和公众碳普惠领域。目前,已修订形成《重庆市“碳惠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烤烟设施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减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推进“两山”创建。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区县生态振兴、绿色发展,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典型,发布全市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两山”基地6个,累计命名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5个、“两山”基地24个、示范乡镇(街道)321个。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印发《重庆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北碚、合川、武隆、梁平、酉阳等区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支持包括茶产业在内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支持茶产业相关机构和企业改革创新,主动融入“双碳”战略,支持探索开发全国和我市碳汇类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自愿减排量核算及备案。
二是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为契机,支持包括以发展茶产业等为优势的相关区县、机构、企业主动参与创建活动,总结凝练典型路径。
三是支持茶产业相关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案例深度挖掘、总结凝练。借助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案例征集活动和我市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绿色低碳典型案例选树等,支持茶产业方面代表性案例总结梳理,树立标杆。
联系人:许君;联系电话:88563228。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3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