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14741U/2021-03117 [ 发文字号 ] 渝气候便函〔2021〕33号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市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03 [ 发布日期 ] 2021-11-08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2021年第21期)的函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0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共计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旨讲话。参会代表围绕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分享,对促进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力举措,也是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必然要求。现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印发给大家供学习参考。


附件: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2021年第21期)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111

附件


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

2021年第21


本 期 要 目


◇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解振华:中国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的碳达峰、碳中和专家观点

◇落实绿色办会理念 打造低碳高效会议

◇应对气候变化小百科





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二,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我们要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第三,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在此,我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节选至新华社)


解振华:中国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1014日,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会上解振华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20年,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地解决,同期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9%,提前完成中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20209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成立了中央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组织制定并将陆续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政策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进落实,加速转型创新。

节选至中国新闻网)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的

碳达峰、碳中和专家观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建议,构建“双碳”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行动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科技、财税等保障,不断完善碳核算标准体系,解决“有法可依”“有路可走”“有器可用”的问题;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战略定位、发展水平以及控制碳排放的责任、潜力和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遵循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从“源头—过程—结果”全方位角度,做好碳减排与环评、能评等制度的衔接融合,实现中央提出的污染防治与碳减排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对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物入侵也产生重要影响,是导致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原因。清洁能源是联系气候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色纽带。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开发的规模与速度,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将从源头上消除碳排放,推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增加碳汇。他表示,保护生态系统,就要增加物种的栖息地,使单个物种、珍稀濒危物种等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今后,随着生态系统面积增大和质量提高,固碳能力将随之增强,碳汇也会增加。

节选至潇湘晨报)




落实绿色办会理念 打造低碳高效会议


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主办城市,昆明市制定了绿色办会工作方案,提出减碳措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打造低碳高效的大会。

昆明市对大会期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了先期预判和评估,这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预计产生约23962吨二氧化碳。对此,昆明市制定了绿色办会工作方案,从绿色会场、绿色交通、绿色住宿等方面提出了25项减碳措施,以降低会议期间的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会场里充分利用自然光,广泛采用绿色节能照明系统,对人工照明进行调光控制;会场的布置和搭建体现节俭风格,优先采用环保、简约的新型材料和用品;使用智慧办公APP系统,参会嘉宾使用二维码下载参展资料,获取会议的日程、通知等,减少纸张的浪费。大会专门定制了陶瓷马克杯,可以签名的玻璃瓶装水,可以反复续杯,减少塑料水瓶和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在交通保障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同时通过智慧办会APP平台发布会议交通时刻表,科学设计与会人员的行车路线,提供交通建议。

为抵减会议产生的碳排放,昆明市从2020年开始在东川区规划和实施了36000多亩人工造林项目,选用圆柏、冷杉等本地乡土树种,通过新建林业的方式来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最终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

节选至新浪财经)

应对气候变化小百科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6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19926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公约于19931229日正式生效。常设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是全球履行该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一切有关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大决定都要经过缔约国大会的通过。






      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