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政务信息>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提升意识促参与 全民行动聚合力 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未来五年这样干

日期: 2021-07-02
字体: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如何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如何实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脱虚向实、创新求变?为了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印发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近日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重庆贯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未来五年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可量化、易操作的任务书和作战图。

6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邦平对未来五年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6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


细化86项具体措施,从十个方面精准发力

  
6月3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实施方案》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印发,主要内容为“十大行动”,包括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习行动和宣讲行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行动、社会宣传品牌创建行动、生态文化传播行动、生态道德培育行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行动、生态文明全民教育行动、全面落实社会共建行动、网络正能量宣传行动等86项细化量化措施,涉及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单位和广大市民。

通过上述措施的推进实施,力争到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升并转化为行动自觉,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党政干部明责履职、企事业单位知法守法、社会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的全民行动体系基本建立。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实施方案》还明确制定了分年度量化目标,且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工作开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效进行动态评估。


注重形式载体创新,培育打造特色品牌

  
3月31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生态环保政策进工业园区专场发布活动走进合川工业园区。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树立并深入实践,是未来五年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广大企业和市民实际需求,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政府新闻办开展“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进园区(社区)”系列活动,面对面分享交流广大企业和市民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所急所需所盼,解疑释惑、消堵化气、凝心聚力,所到之处深受好评。“类似这样行之有效的举措,我们还将继续坚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在未来五年我们还将有不少形式载体方面的特色创新。”


  
4月24日,重庆首个“无废城市”主题艺术展开幕。不少市民在展品前驻足观赏。

据了解,从2022年起,每年六五环境日将设立重庆主场活动,具体由主场活动所在区县人民政府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推动六五环境日活动组织机制更加规范、活动内容更加生动、联动范围更加广泛。生态文化方面,将着力推动一批文化艺术界人士深度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打造一批承载生态价值理念、彰显巴渝地域特色的文学、影视、词曲、书画、摄影等作品。志愿服务方面,建立完善全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队伍建设、项目拓展、交流培训、典型选树、经验推广、机制保障等全体系建设方案,培育一批在全国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生态环保类社会组织,举办全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扶持一批特色精品公益项目。


纳入环保督察,确保脱虚向实

做实做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媒体的法定环保宣传教育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讲话,都明确了各级党政部门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责任。

但从目前情况看,仍有个别部门单位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导致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在一些单位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从今年起,重庆市将把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市级生态环保督察,主要采取调阅资料、集中走访、随组进驻等日常督察和例行督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坚持依法依规督察,进一步推动党政干部明责履职、企事业单位知法守法、社会组织和公众有序参与。(陈娟 程竹青/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