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建设项目>批准过程信息 > 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20250930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9月30日—2025年10月13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sthjj.cq.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hpcgzcy@163.com,传真:023-89181941,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邮政编码:40112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新增半导体引线框架项目

重庆市南川区工业园区龙岩组团2栋厂房1单元2楼、3楼

京弛创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环科源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京弛创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半导体引线框架项目拟再租用加工区一期2号厂房1单元2楼和3楼,其中2楼建设4条1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铜线、8条1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银线、2条1.6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金锡线和2条1.6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锡线,3楼建设2条1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银线、2条1.6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金锡线和4条1.6万平方米/年连续镀锡线,电镀产品为手机电脑电子配件、汽车金属配件等。项目配套建设化学品仓库、氰化物保管室、16个有效容积约1立方米的车间废水收集池(每层楼8个)、化学分析室、纯水制备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危险废物贮存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等相关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连续镀铜生产线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电解除油-浸酸-镀铜-铜保护”,连续镀锡生产线主要工艺过程包括“超声波除油-电解除油-浸酸-预镀镍-镀镍-镀锡-中和-锡保护”,连续镀金锡生产线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电解除油-浸酸-预镀镍-镀镍-预镀金-浸镀金-局部镀金-化学脱金-镍活化-镀锡-锡保护-水性金保护”,连续镀银生产线主要工艺过程包括“超声波除油-电解除油-浸酸-预镀铜-镀镍(镀铜)-预镀银-局部镀银-全镀银-铜保护-银保护,产品不设置退镀线。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5万元,占总投资的8.3%。

(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生产线各槽体采用盖板全封闭,废气采用槽内抽风方式收集。项目2楼、3楼各生产线产生的氯化氢等酸碱雾废气收集后经各自楼层配套建设的1套酸雾处理系统采用“三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氯化氢应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后分别经1根28米高排气筒排放。2楼、3楼各生产线产生的氰化氢废气经各自楼层配套建设的1套氰化氢废气处理系统采用“双塔两级循环次氯酸钠溶液+碱液喷淋”工艺处理,氰化氢应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后分别经1根28米高排气筒排放。项目废气处理系统设置独立电表和pH控制自动加药装置,实现废气处理药剂添加精准化和自动化。项目厂房外设置200米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保护目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接受。

(2)地表水环境:拟建项目主要包括生产线上的各类清洗废水、蒸汽冷凝水、废气净化塔废水、化验室废水、拖把清洗废水等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其中生产废水产生量约61.724立方米/天,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7立方米/天。生产废水按照除油废水、除锈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含铜废水、混排废水等6类废水进行收集,进入厂房1楼设置的各类废水收集罐,再通过明管及专管输送至加工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其中除油废水产生量15.544立方米/天,除锈废水产生量5.184立方米/天,含铜废水产生量13.094立方米/天,含镍废水产生量7.344立方米/天,含氰废水产生量19.858立方米/天,混排废水产生量0.70立方米/天。环评预测,项目各类废水能够满足加工区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要求。加工区废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能力约2390立方米/天,剩余处理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处理需要。项目含金的含氰废水经树脂吸附回收金,含银的含氰废水经项目建设树脂吸附预处理装置处理。加工区废水处理站废水总排口pH、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总铜、总氰化物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要求,总锡满足《表面处理污水处理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确定的限值要求(总锡≤5mg/L)。加工区废水处理站含镍浓液蒸发处理系统暂未建设完成,京弛创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书面承诺加工区废水处理站含镍浓液蒸发处理系统建成投运前,项目除连续镀铜线外的涉及含镍废水排放的电镀线不投产运行。加工区雨水排口有流动水排放时,应对pH、悬浮物、总氰化物、总银、总镍等因子按日自行监测,若监测1年无异常情况,可放宽至每季度开展1次监测。采取以上措施,项目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接受。

(3)地下水:项目生产废水管道采用明管及专管,电镀生产线架空设置,2楼和3楼厂房均按照重点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低于6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并按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2018)等要求采取防腐措施。依托加工区现有5口地下水监控井,建立地下水监测环境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采取以上措施,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带来大的影响。

(4)土壤:项目土壤污染途径包括大气沉降、垂直入渗、地面漫流等。通过采取废气治理、明管及专管方式建设生产废水输送管道、防腐防渗、设置事故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后,项目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接受。

(5)声环境: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风机(废气净化塔)、鼓风机、超声波发生器、空压机等,噪声源强70—90分贝。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建筑隔声、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6)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含油废渣(HW17)、含酸废渣(HW17)、倒槽废液(渣)(HW17)、废滤芯(HW49)、废拖把(HW49)、废水预处理产生的废树脂(HW49)、废化学品包装材料(HW49)等,产生量合计约83.38吨/年,液态、半固态危险废物采用双层防渗漏桶收集,固态危险废物采用袋装收集后,分类暂存于项目建设占地面积为30平方米的危险废物贮存库内,定期交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不合格品、不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纯水制备产生的废吸附介质、废离子交换树脂和废反渗透膜等,产生量合计约2.8吨/年,暂存于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14平方米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内,定期交物资回收机构或厂家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9吨/年,分类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危险废物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转移应符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 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 部令 第23号)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应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时,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7)环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Ⅲ级,主要环境风险为槽体发生泄漏。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24条电镀生产线整体架空建设,并设置托盘;化学品仓库、氰化物保管室、危险废物贮存库设置围堰;加工区废水处理站根据废水类别分类设置5个事故池及1个容积为1710立方米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总容积2812.5立方米,其中含氰废水事故池、含镍废水事故池、含铬废水事故池容积均为337.5立方米,综合废水事故池容积为1200立方米,备用废水事故池容积为600立方米,可满足项目事故废水收集需要;雨水管网设置雨污切换装置;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采取以上措施,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8)总量控制:项目新增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9622吨/年,氨氮排放量0.0572吨/年。

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发《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2507-500119-04-01-464435)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