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1年1月7日—2021年1月13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sthjj.cq.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cqhbjhpc@163.com,传真:89181941,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编:401147。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重新报批) | 璧山区、铜梁区 | 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重新报批)属新建性质,项目于2016年12月取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批准书》(渝(市)环准〔2016〕038号),目前尚未开工。项目拟实施的建设方案与原环评存在重大变动,主要包括:车站数量增加3座,增加幅度为50%;铜梁站址发生变化,线路横向位移超出200m的长度约为27km,占原路线长度的79.9%;站址、线路变化后,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增加57个,增加数量累计达到原敏感点数量的78.08%;经过青龙湖市级风景名胜区和盐井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线位走向和长度发生变化,同时新增1处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三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构成重大变动须重新报批环评文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项目变动后设计线路起于璧山区璧山站,穿越云雾山,经黛山大道、渝蓉高速、龙腾大道,止于铜梁区铜梁西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正线全长37.458km,其中地下线9.873km,高架线17.187km,地面线10.398km,最高设计车速140km/h;设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3座(铜梁西站、铜梁站、璧山站),地下站1座(铜梁新城站),地面站5座(蒲吕站、大路站、青龙湖站、河边站和黛山大道站),在铜梁区新建停车场1处;在各车站及停车场运用库、检修库设置通信基站,共计11处;在璧山区和铜梁区各新建1座变电所,均采用110/35kV电力变压器和110/27.5kV 三相Vv牵引变压器,全户内布置,其中璧山所电力变压器和牵引变压器近期主变容量分别为2×16MVA和2×25MVA,铜梁所电力变压器和牵引变压器近期主变容量分别为2×10MVA和2×25MVA。 项目施工期约4年,临时工程主要包括铺轨基地4处、材料堆放场2处、填料拌合站2处、道砟存放场1处、云雾山隧道设长约1118m的施工斜井1处、新建施工便道27.1km;设弃渣场10处。运营期劳动定员974人,设计初、近、远期分别为2026年、2033年、2048年,采用城轨快线车辆,初期、近期采用4辆编组列车(3M1T)与 6 辆编组列车(4M2T)混跑模式,远期采用6 辆编组列车(4M2T)。 | 一、加强沿线生态保护。采取高架、隧道和路基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占用扰动;严格控制云雾山隧道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在青龙湖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施工范围;施工便道布设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对风景名胜区的扰动;严格控制隧道口、斜井出口、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等的仰面开挖;云雾山隧道采取正线隧道先施工先贯通,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再施工的方案,以避免正线隧道弃渣从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拉运对青龙湖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扰动;剥离表土在沿线施工场地妥善堆存,施工结束后复绿复垦综合利用;分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场按照“先挡后弃、分层堆放”的原则处置废弃土石方并做好防护和排水工作,堆方结束后顶面复垦、边坡绿化;采用本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采用视觉冲击较小的路基、高架、隧道口、护坡景观营造和绿化方案,确保与周边景观协调统一;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隧道爆破施工等高噪声作业尽量避开清晨黄昏等时段,以减少对动物的惊扰;充分利用高架、路基涵洞和通道等确保线路两侧生态连通;隧道进出口及衔接路基设置护栏、隔离栅、引导栅栏等,减缓行车对动物活动的影响;严禁捕杀野生动物,施工期、运营期巡护管理过程中加强对野生动物的救助;小安溪大桥涉水桥墩选择在非汛期采用钢护筒围堰法施工,妥善处置围堰内泥浆、废水;严禁捕杀水生野生动物。 涉及法定保护区段应在开工前依法依规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等相关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否则不得在相关区域动工建设。 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洒水降尘、严格控制尘污染;避免大风天气施工;邻近环境保护目标的施工场地设置围挡;采用商品混凝土;加强施工弃土的运输管理,建筑渣土、砂石和垃圾等易撒漏物料使用密闭式汽车装载;水泥、砂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过程中采取防风遮盖措施。 运营期地下车站及隧道风亭周围实施绿化;风亭排风口尽可能设置于面向城市道路一侧;砂轮机打磨废气采用自带的吸尘防护罩和捕尘器措施收集处理;焊接采用无铅焊条,烟尘采用配套的焊烟净化装置收集处理达《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排放;停车场食堂设置油烟净化装置,油烟经处理满足《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59-2018)后屋顶排放。 三、强化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对涉水桥墩施工采用钢护筒围堰进行施工,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或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临时排污口设置须避让水环境保护目标,其中云雾山隧道(含斜井、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等)、新房子隧道等施工废水临时排放须引至饮用水源保护区之外;施工场地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设施清洗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取依托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收集后农用、吸粪车收集后委托污水处理厂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隧道施工因地制宜采取“以堵为主”或“排堵结合”的施工方案,采取超前堵水等措施减少地下水漏失,隧道涌水采取混凝沉淀处理后排放;建立应急方案,隧道施工过程中一旦对三江水库、盐井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水量造成影响,由建设单位及时出资解决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运营期停车场洗车、检修等生产废水采用废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采用罐车拉运至铜梁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各站、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农用或就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各车站、停车场、主变电所污水处理构筑物,主变电所事故油池等区域进行防渗处理;停车场生产废水站进水管道尽量“可视化”布设,加强地下管道及设施的固化和密封;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等有关规定采取防渗等措施。 四、严格落实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管理,合理布置施工机具和设备;空气压缩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措施封闭,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一侧;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向所在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取得批准;弃渣运输线路尽量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集中区域,车辆途经声环境保护目标时限速、禁鸣。 运营期正线设置声屏障约17183m,其中3m高微弧形声屏障10997m、5m高微弧形声屏障1240m、半封闭声屏障1220m、全封闭声屏障3726m;停车场出入线设置约190m的3m高微弧形声屏障;铜梁城区(K0+000~K6+200)、璧山城区(K35+600~K37+353)、璧山河边镇(K31+420~K34+355)预留全封闭声屏障设置条件,璧山大路城镇规划区一侧(K22+600~K24+400)预留半封闭声屏障设置条件。风亭设置不小于2m长的消声器,冷却塔设置百叶式声屏障。 在项目周边规划布局其它建设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项目运行噪声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未采取降噪措施的高架地面段外轨中心线外30m范围内、风亭排风口14m范围内、冷却塔29m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住宅楼、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感建筑物。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沿线噪声敏感点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五、落实振动防治措施。施工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爆破作业,采用微差爆破方式,在满足爆破强度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一次爆破用药量;合理安排爆破作业时间,禁止在夜间进行爆破作业;在集中居民点区段进行爆破施工时,爆破前提前告知居民。 运营期对夜间振动预测超标的铜梁巴川中学、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划医疗用地相应路段采取中级减振措施,长度约885m,减振效果不小于3dB,推荐采用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对昼夜振动预测超标的火烧坡散户、璧铜路散户2处、牛角石湾散户3处保护目标进行搬迁;加强轮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沿线振动敏感点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振动防治措施。 六、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隧道产生的废石等应尽量加工破碎后做建材综合利用,剩余弃土石方设弃渣场消纳处置,弃渣场应设置挡渣墙及截排水设施,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弃渣场选址不得涉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运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污泥委托专业机构清运处置,废零部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煤油、污油、废电解液、废蓄电池、主变电所收集的废变压器油等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七、加强电磁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对列车运行接触网的维护;基站定向天线选址于各车站顶棚,发射方向朝向轨道两侧,天线架设高度不得低于2.8m;加强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通信网络和基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主变电所采用户内式,配备防止系统过载的自动保护系统。 八、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施工期云雾山隧道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附近作业区、盐井水库汇水范围内施工作业区,跨河桥梁两岸邻近区域严禁设置储油罐、进行设备拆卸大修、更换机油等操作;云雾山隧道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按主洞施工完毕后再由应急出口向主洞方向定向施工,定向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渣经由主洞向外运输处理,不在应急出口附近区域排放;云雾山隧道通风井兼安全应急出口作业区采取全封闭形式,作业区外围设置截水沟和应急收集池;建立施工期风险应急预案和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联动响应制度,配备吸油毡、棉纱、隔油栏等油污吸附应急物资。 运营期对各主变电所设1座20m3事故油池;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 项目通过网上公示、现场张贴公示信息、报纸公示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未收到反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