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2021年第25期)的函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2021年,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发生了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事。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盘点出了2021年度“双碳”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以记录人类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现将有关材料整理转发给大家供学习参考。
附件: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2021年第25期)
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7日
附件
应对气候变化参阅材料
(2021年第25期)
2021年度“双碳”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
(按时间顺序)
一、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2月19日,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迈出了扭转特朗普气候政策的重要一步。近年来,美国在经历了西海岸极端高温热浪袭击、中西部极寒风暴等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后,不得不正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绝非谎言和骗局。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碳排放国,美国回归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振了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定位和重大意义。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三、欧洲理事会通过《欧洲气候法案》,目标2050年碳中和
6月28日,欧洲理事会通过《欧洲气候法案》,正式将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政治承诺转变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该法案框定了未来30年欧盟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至少55%;到2050年在全欧盟范围内实现碳中和,到2050年之后实现负排放。
《欧洲气候法案》从法律层面为欧洲气候政策设定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意味着持续减排实现既定目标成为欧盟及成员国不可逆的法律义务。
四、全球首个碳边境税推出,减碳措施外部化初现
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框架,其中包括“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边境税”)政策,计划于2023年开始实施,设置三年过渡期,2026年正式向出口欧盟的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碳排放费用。碳边境税的初衷旨在防止碳泄露问题,即欧盟企业为规避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将生产转移到其它国家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碳中和,但该机制因存在增加贸易壁垒的可能受到国际社会的争议。
“碳边境税”机制的推出意味着除自我碳中和外,欧盟开始寻求减碳措施的外部化,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贸易新体系即将开启。
五、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日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6.73%,当日累计成交量达410万吨,成交额超2亿元。我国碳市场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2000家,覆盖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六、IPCC发布新报告,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将更频繁
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发布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显示,自1850-1900年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全球地表温度上升约1.1℃;未来20年全球升温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报告首次对复合事件进行了分析,全球许多区域同时发生极端气候事件的情况会更加频繁。
IPCC报告以明确的证据说明人类活动正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为国际社会采取更科学的行动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七、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核心内容发布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在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目标,并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
《意见》和《方案》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对于全国统一认识、汇聚力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八、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中美联合宣言发挥关键性作用
10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历经13天谈判,近200个缔约方最终达成了“可以平衡各方观点的”《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本次大会取得的最主要也是最具标志性的成果是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在大会的关键时刻,中国与美国共同发布了《中美关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提振了各方对COP26成功的信心,为本次大会的成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COP26开启了国际社会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展示了中美双方的务实合作和雄心。
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会议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会议首次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实现“双碳”目标既关系长远,又与当前经济工作密不可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把握了节奏和方向。
十、欧洲碳交易火热,碳价突破90欧元/吨
今年以来,欧洲碳交易市场非常活跃。欧盟碳价从年初32欧元/吨一路上涨,屡创新高。进入12月,受天然气供应短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足、煤炭发电“再抬头”等因素影响,欧盟碳价一举突破90欧元/吨。同时,英国碳价也出现大幅上涨,仅11月一个月就上涨了超过40%以上。
碳价格高企意味着企业的排放成本越来越昂贵,化石燃料经济性优势正在显著降低,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绿色能源技术的投资价值和经济效益。
【应对气候变化小百科】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
2016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2月19日,美国重返《巴黎协定》。目前,已有184个国家加入《巴黎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