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减适并举 强化气候韧性 重庆出台《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由17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的《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旨在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抓基础、强保障、提能力,持续强化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气候韧性,在科学防灾减灾的前提下推动气候资源服务地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
地空天一体,点线面联动,保障气候变化应对稳妥有序
《方案》显示,“十三五”以来,重庆已建成由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垂直观测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车组成的地空天三位一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4%,较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完善,全市建成海绵城市421平方公里,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职业病救治设施体系。
与此同时,重庆还不断推动气候变化相关的不同层级试点示范,其中璧山区、潼南区不断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两江新区开展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璧山区、北碚区、渝北区、黔江区、武隆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武隆区、广阳岛、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入选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两大系统,提升五种能力,强化“气候韧性”
根据《方案》要求,未来十年重庆将重点围绕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能力提升,谋划和组织实施主城都市区骨干水网建设、渝南水资源配置专项研究等水资源安全保障领域重大工程,实施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站、国家和市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工程等河湖生态提升工程,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推进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示范建设工程,实施水旱灾害风险防控重大工程,实施长江干流(渝东北段)危岩地灾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气象科技文化公园工程、智慧气象“四天”系统建设工程,建设1个市级、3个区域性中心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装备库。
围绕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能力提升,重点开展适应气候的多元供能保障提升工程、电力协同保障工程、能源应急储备共享互保试点建设等重大工程。同时聚焦提升人体健康、气象防灾减灾、城乡人居环境高风险区域、敏感二三产领域,积极开展和深化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专项行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水旱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气候资源经济转化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工程强保障,以行动惠民生。这是我们制定这个《方案》的基本立足点”,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围绕既定目标,《方案》重点强调要着力提升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协作能力、提升气候资源经济转化能力等“五种能力”,进而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气候韧性。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专章强调了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空间格局的重要性和操作措施,分别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上下游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流域协作进行了政策安排和措施细化,尤其针对重庆渝东北、渝东南、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四大片区如何差异化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做出了具体化安排。
针对重庆夏季酷热难耐天气,《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精细风热气候环境评估,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系统,缓解中心城区城市热岛效应。增量地区加强沿江立体开发建设管控,构建城市级通风廊道系统,禁止“两江四岸”区域高强度开发,不在城市通风廊道上新建高层建筑群,街区盛行风上游建筑间口率不宜大于60%,实现热岛比例指数较2020年降低5%以上,针对两江干流,严格实施规划退距,确保长江、嘉陵江主通风廊道畅通。存量地区结合老旧片区改造,结合考虑打通临江风廊,降低山城热岛效应。打通临山风廊,引山风入城。增量地区保持山坡绿化、减少土地硬化,增加冷空气源头输送,合理规划临山建筑布局,降低山谷风的输送损耗,保障临山风廊畅通。存量地区结合老旧片区改造,打通临山风廊,增加局部地区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