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日前出台。作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规划纲要》释放出的诸多生态环保信号备受关注。
流域治理:体现千湖之省政治担当
湖北,是长江干流岸线最长省份,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三峡水库坝区所在地,肩负着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双重使命。
自古以来,治荆楚必先治水,作为湖北省第一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流域综合治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统筹湖北发展,高度契合湖北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三个统筹:强化湖北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据介绍,《规划纲要》的一大特色在于改变了过去粗放扩张、追求速度的发展思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进行了统筹规划,力求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规划纲要》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促进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统筹发展和安全。《规划纲要》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湖北要加快推进现代流通设施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个统筹”彰显了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深刻领悟、坚定践行。
底线管控:以安全“底图”保障发展“蓝图”
分区分类建立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因地制宜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是《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
《规划纲要》明确以流域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地理单元,把先行区建设的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落到流域治理的底图上,通过评价指标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立足湖北实际,《规划纲要》将湖北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针对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4条安全底线,制定了底线清单。
为了确保清单执行实施,《规划纲要》还建立了单元管理机制,在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统筹协调、考核督办作用的同时,建立安全底线管控动态巡查制度,全面排查危险源,建立完善的底线台账,实现对流域内安全底线进行全程监管,将底线管控成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体系,对于突发重大风险事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相应绩效评级实行“一票否决”。
下一步,湖北将紧紧抓住“底线”“流域”“综合”“治理”等关键词,扎实推动《规划纲要》落地见效,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