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减灾委员会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据悉,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第4个防灾减灾综合性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统筹高效、职责明确、防治结合、社会参与、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在7月21日应急管理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监测减灾司司长陈胜对此解读称,《规划》对防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补短板提能力,救灾救助更加有力高效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在此背景下,《规划》在健全体制机制、提升抗灾设防水平、强化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加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提高基层减灾能力、高效开展救灾救助等方面设定目标,引领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目标、突出重点,统筹谋划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提高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整体能力和水平。
《规划》中强调,未来的救灾救助更加有力高效,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在1.5万以内。
同时,城乡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设防水平明显提升,抗震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等重点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促联动共协同,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
记者关注到,《规划》中强化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协作,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统筹构建区域防灾减灾协同机制,在灾情信息、救灾物资、救援力量等方面强化区域联动协作。
在加强协同方面,将统筹城乡和区域(流域)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结合区域生态网络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形成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和开敞空间网络体系。
加强基础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加快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继续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一步改善。
应急管理部监测减灾司司长陈胜在发布会上还特别强调指出,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反映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各方统筹协调、综合应急保障、社会深度参与等方面亟待提高。对此,《规划》提出了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建设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装备保障、强化自然灾害保险服务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