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教授汪正祥今日在湖北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中表示,泥炭藓湿地承担了土壤1/3碳储量,其生态价值应被重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看似毫不起眼的苔藓植物,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泥炭藓湿地是最大的陆地土壤碳汇,它拥有强大的储水能力,具有水文调节功能,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5月20日,在湖北省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上,湖北大学自然保护与生态中心主任汪正祥介绍了泥炭藓沼泽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
图片来自汪正祥老师ppt
汪正祥所提到的泥炭藓,是苔藓植物中比较特别的一类,其生长环境多为沼泽地。泥炭藓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储存超过自身体重10-25倍的水,是植物中的“水库”。
泥炭藓卓越的储水能力将土壤沼泽化,并不断酸化土壤环境。由于泥炭藓下部分死亡后上部分仍能继续生长,死亡的残体在酸性、低温的湿地环境中不易被分解,随着不断累积,成为泥炭的重要成分。但当泥炭藓被挖走后,泥炭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散发二氧化碳。据研究,泥炭地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3%,其储存的碳约为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0%。在维持区域碳平衡和减缓气候变化上,泥炭藓湿地功不可没。
据汪正祥介绍,泥炭藓湿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若儿盖地区,而亚热带亚高山泥炭藓湿地在湖北神农架和恩施有大面积发现,其对于含蓄水源和保持水土作用重大,是一些重要水源发源地。比如,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湿地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堵河的发源地。
图片来自汪正祥老师ppt
丰富生物多样性也是泥炭藓湿地的重要贡献。汪正祥带领的团队在湖北宣恩七姊妹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大面积泥炭藓湿地。调查后发现,该湿地共有高等植物196种(含变种),隶属67科的127属。脊椎动物共有16目39科59属8种,其中两栖类有2目5科5属8种。爬行类动物有1目2科4属5种,鸟类有9目24科40属45种,兽类有4目8科19属10种。
“但是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的开垦和采挖贩卖严重,影响到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对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的保护成为紧要之急。”汪正祥说,湖北恩施咸丰二仙岩泥炭藓湿地占地面积有5200公顷,但泥炭藓面积只有39公顷;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占地面积7423公顷,泥炭藓面积仅145.7公顷。
图片来自汪正祥老师ppt
泥炭藓湿地一旦被破坏,被安全封锁在土壤中的碳将被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进程。泥炭地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国在泥炭地保护方面已经开始行动。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对泥炭沼泽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专门作出具体规定:禁止在泥炭沼泽湿地擅自开采泥炭和地下水,禁止将泥炭沼泽湿地蓄水向外排放,因防灾减灾需要的除外。泥炭沼泽湿地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组织对退化泥炭沼泽湿地进行修复,并根据泥炭沼泽湿地的类型、发育状况和退化程度等,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如何修复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汪正祥分享了研究结论。维持在-10cm以上水位的平地是大泥炭藓定植的最佳条件,但长期的淹水状态会阻碍大泥炭藓生长。亚热带高山地区广泛分布的黄棕壤的酸性环境更有利于大泥炭藓的生长。泥炭藓的恢复工作可以不依赖于其原生地,可能为泥炭藓湿地的恢复提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