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堵河源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南部,始建于1987年,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总面积47173公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属于国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保护管理,特别是竹山县委、县政府筹资1亿多元对保护区内16座小水电站进行关停整改,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因历史原因和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已纳入国务院批复建设的S282省道穿越保护区,一定程度影响了保护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稳定发挥,制约了社区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自然资源保护区强度,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保护与发展和谐共赢,竹山县委、县政府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同意并报国家、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区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原则,聘请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研究,先后编制了总体规划、科学考察报告、综合论证报告等要件,形成了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调整方案。方案拟通过将堵河源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的无人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保障工程—龙背湾电站水库洪泛区)调整至核心区,将核心区、缓冲区内保护价值较低区域(S282及其沿线社区居民自然村寨、耕地和建设用地)调整至实验区方式,进一步优化保护区空间结构,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推进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评审会上,评委们对堵河源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调整方案科学严谨、客观实际、尊重历史、论证有力,通过调整不仅对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较小,降低了人为干扰对严格保护区域的影响,提升了保护区生多样性保护强度,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森林防火和灾害救援能力,有利于巩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评委们一致通过了该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