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政务公开 > 国内动态

回首2021|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更远更深入

日期: 2022-01-29
字体:

  全国9000余人以视频形式参与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为培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尖兵筑牢基础;

  COP15社会宣传如火如荼,800余名境内外记者线上线下参会,10场重点新闻发布活动网络点击量达33.3亿,向世界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

  新闻宣传持续推进,部领导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积极出席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发布活动,全系统不断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

  全国各类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线上线下累计接待参访人员达3500余万人,有力推动公众从环境问题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行动的参与者。

  一组组数据显示,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一年来,全国生态环境宣教系统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新闻宣传更有声势,生态文化更具影响,公众参与更为广泛,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唱响主旋律,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落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做好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部2021年陆续出台各项宣教工作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从顶层设计进行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

  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宣部等六部门印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6个方面重点任务,部署十大专项行动,这份纲领文件让各地做好宣教工作有了抓手和“对照表”。

  金秋时节,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十三五”工作经验做法,部署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坚实社会基础。

  2021年底,一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对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环境传播的最核心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研讨会上,四大平行论坛之一就聚焦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推广的议题。对此,与会嘉宾表示,践行和落实是最好的宣传推广,要加快推动价值观念转变,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人们心坎里。

  越来越多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在中华大地上全面铺开,重庆率先探索将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纳入市级生态环保督察,在责任传导机制上做出新尝试;四川启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活动,将绿色种子撒向田间地头;广西以创建特色环境宣教实践基地为抓手,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到百姓身边……多种形式的创新助力思想理论传播得更广、更深入。

  提升传播力,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凝聚共识

  召开新闻发布会,是生态环境宣传战线针对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而探索的实践做法,已经成为对外宣传的品牌。2021年,生态环境部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同时,还举办媒体通气会、专家解读会等,实现新闻发布质量和效果双提升。

  生态环境部去年有16位司(局)有关负责人走进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32项重点工作,回答了102个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舆论,新闻发布会成为了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在中宣部对2020年度全国新闻发布工作的总体评估中,生态环境部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十个优秀部门之一。

  全球瞩目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统筹协调,组织25家社会机构持续推出30余项宣传预热活动,开展全国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宣传片大联展;在COP26会议中,通过召开发布会等形式,全面宣介中国政策主张,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点赞中国担当,彰显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中外媒体在全球化、全方位的舆论传播中的深切感受。透过这样的集中宣传,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也传递了各界保护美好家园的愿景和共识。

  加强舆论引导,弘扬网络正能量。2021年,生态环境部陆续在知乎、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开通新媒体账号,搭建起“两微十一号”新媒体发布平台,成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政务新媒体矩阵紧密合作,报、网、音、屏、端齐头并进,成为公众获取权威生态环境信息、表达诉求建议的重要窗口。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运营团队入选中央网信办评选的 “2021百个优秀网络正能量建设者”,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获评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佳账号”。

  “未来一个时期,生态环境宣教部门还将不断优化新闻发布制度,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设置议题,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不断增强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动员全社会,构建宣教工作“大格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变革进程中,亟须社会各界的深度参与。

  一年来,全国各地生态环境宣教战线不断改进宣传方式,主题实践活动精彩纷呈,生态环境科普宣传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展馆、环境教育基地、设施开放单位越来越多,共同谱写美丽中国的新篇章。

  2021年6月5日,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策划开展系列活动,百名最美环保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展现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的生动景象。

  志愿服务和志愿者是公众参与治理的重要机制、方式和渠道。2021年6月,一份《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备受关注。这是国内首份专门针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全国性行动纲领文件,为壮大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提供了遵循指引。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文明办,联合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广泛动员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列,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2021年,各级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更加规范有序。在山东,全省组织线上线下开放活动近2000次,参与公众达到820万余人(次);在广东,开发设施开放产品92个,设施开放参与者达477万余人(次)。眼见为实,寓教于乐,越来越多的厂区敞开大门,越来越多的机构携手同行,构建政企携手、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同样一派生机勃勃的火热场景。

  《共同的家园》《向美丽中国进发》等主题宣传片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繁荣生态文学 共建美丽中国”论坛、“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文及作家采风活动在全社会反响热烈;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小山小水”有了表情包,并进一步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合;设计制作宣传“公民十条”视频产品陆续播出,一批优秀生态环境宣传产品积极宣传绿色理念。

  春将至,花将开,美丽中国将“绿意”更浓。“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环境治理凝聚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