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入河(湖、海)排污口底数,江苏在全国较早启动排查整治,较早制定有关管理办法及相关整治指南,较早全面完成排查、监测、溯源,并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名录。面对闪亮的成绩单,江苏依旧思在先走在前,计划2023年底前完成全省骨干河道和重点湖泊排污口排查,以及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省内骨干河道和重点湖泊排污口及入海排污口整治。
三级排查摸清底数,为测、溯、治打好基础
“排查整治排污口,推进水陆统一监管”是长江修复战役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整个排查工作可以说是‘天地’结合,‘人机’互补。”泰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水科科长李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深有感触,“这是一次全口径的体检,通过对排污口、工业、农业、航运、码头、岸线、生态、水质等8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深入查找环境问题、环境风险和生态环境隐患。”
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正式开启前,泰州市生态环境局于2018年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合作,通过航测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并在战役开始前基本上完成了一级排查任务。为此,泰州市成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国试点城市之一。
这次排查采用“三级排查法”。第一级排查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开展技术排查,分析辨别疑似入河排污口;第二级排查是组织人员对发现的疑似排污口进行徒步现场排查;第三级排查是组织业务骨干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
“每一处长江入河排污口都经历了人工现场排查。”参与排查的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晓林说,排查中一旦发现指标过高、水质异常等情况,工作人员便通过排查APP上报,后台调动专业监测人员进行规范采样。2019年11月15日,泰州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这前三阶段的工作,基本实现“有口皆查、有水必测、有口必溯”的目标。
无锡市滨湖区自2019年起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当年确定排污口733个。今年3月,江苏自加压力启动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滨湖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惠芳告诉记者,目前滨湖区在太湖入河(湖)排污口排查中确认的排污口有779个。
今年5月下旬,太湖流域江苏境内5市启动二级人工排查,对前期无人机航测解译出的疑似点位逐一进行现场核实,新发现排污口3000余个。7月下旬,各地利用无人船、水下机器人等,对水下疑似排污口和工业园区河道开展三级技术核查,新发现排污口约300个。通过三级排查,江苏基本摸清了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底数。
目前,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监测、溯源的现场工作已基本完成。太湖流域江苏境内5市已完成全部排查、监测、溯源及分类任务,全面进入整治阶段。
江苏省在长江排污口排查的基础上主动作为,2019年启动沿海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入海排污口排查。江苏将入海排污口划分为七大类15小类,根据各类型排污口的性质,参考相关行业或领域排放标准,因类制宜确定除流量、pH、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总氮等常规监测因子外的其他特征因子,确保体现各类型排污口的水质特征。
“在滩涂杂草中,有时找一个排污口或取个样,要跑上三四趟。”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水科副科长李智红说,面对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大家工作到夜里是常态。
规范制度流程,加强排污口管理
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晓林告诉记者,靖江生态环境局在泰州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开发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监管平台及APP。平台集排污口整治的工作流、数据流、责任流于一体,建立排污口电子档案。目前,平台正在逐步完善后续管理流程,并设立带有标准编号、名称、二维码的排污口电子标识牌,结合日常巡查记录和监测记录,逐步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长江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体系。
泰州则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集成整合长江各类生态环境数据,成立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发布“长江健康指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加强江苏省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专门制定《江苏省入河排污口设置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与原来的管理办法相比,在扩大审批范畴、调整审批形式、明确审批权限、改革验收方式等方面有了变化。同时,加快构建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排污口监督管理“一张网”。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生态环境处先后制定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现场排查、监测、溯源工作手册,还组织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开展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规范研究编制。同时,编制形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命名、编码及标志牌设置规范》以及8项整治指南。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编制《江苏省入海排污口专项排查技术规范》《江苏省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技术指南(试行)》《江苏省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分类、命名与编码、标识牌设置规则(试行)》,明确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和相关技术规范。
同时,江苏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纳入江苏省湾(滩)长制综合管理系统,对每个入海排污口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现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信息全过程管理。
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提上日程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执法监督局局长崔恒武表示,江苏已全面完成长江沿线、太湖流域及沿海岸线的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人员按照生态环境部技术规范,对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统一命名和编码,建立长江入河排污口名录。沿江8市全部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排污口分类整治方案。其中,南京市已于2020年自行组织开展内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目前,各地正在编制“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其中,无锡、南京部分县区已完成编制。
江苏如今仅淮河流域没有全面展开排污口排查。经梳理测算,这一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面积为7400平方公里,是太湖流域排污口排查面积的3.4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已提上日程,实施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