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政务公开 > 国内动态

黔中大地和谐共生的粲然生命

日期: 2021-09-27
字体: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有一株已有近两千年树龄的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屹立于客楼乡下寨村。

  这棵被称为“千年豆杉王”的红豆杉,胸围有5.85米,树干直径达1.86米,需要5个成年人牵手才能合抱,树高约30米。

  贵州连绵的大山,孕育了粲然生命。红豆杉的绵延生息便是贵州人地和谐、自然共生的一个缩影。

  对于很多生命来说,贵州是唯一的家

  通过走访调查,在岑巩县海拔最高的客楼乡境内发现有野生的千年古红豆杉3株,大小红豆杉总数在万株以上,其中有两个庞大的红豆杉聚生群落,数量均在60株以上。

  在贵州省盘县老马冲原始森林内,这座基于岩山上的原始森林藤蔓丛生、长满青苔。与其他树木不同,红豆杉大多长在岩石上,根系扎进石旮旯中。

  据介绍,老马冲原始森林周边住着百余户村民,当地村民用石块和干树枝对一些细小的红豆杉进行围砌保护。

  “红豆杉幼苗需要一些保护,有时山羊会蹿到林子里,就怕它们误食这些小红豆杉。”当地村民说。

  红豆杉素有“植物界大熊猫”的美称。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目前,我国已将红豆杉列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在生物多样性学者看来,红豆杉在贵州“安居群住”,得益于贵州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与当地群众对红豆杉的积极保护息息相关。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围绕自然保护地,通过科学考察、样地监测等方式,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目前已监测发现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颈鹤等珍稀候鸟数量明显提升;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桫椤、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台湾杉的数量和种群结构日趋合理。

  在监管方面,贵州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为抓手,通过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拍等方式,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推进生物多样性的执法保护。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舒适、温暖湿润。中科院研究发现,从1901年以来,贵州平均气温呈下降的趋势,是近120年内东亚的降温中心;研究还发现,贵州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76摄氏度,高出教科书上的0.6摄氏度近27%。同时,其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

  在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与群众日益提高的保护意识,是红豆杉树得以繁衍生存的主要因素。

  目前,贵州已知生物物种多达24547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很多生命来说,贵州是它们唯一的家。例如黔金丝猴,只生活在梵净山一带。如红豆杉一样,黑颈鹤、银杉、兜兰等或安家于森林,或出没于湿地,都是贵州独特的珍宝。

  琳琅满目的生物物种,更是绿色发展的馈赠

  除了保护,更有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动市县结合自身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为统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目前,贵阳市观山湖区、乌当区,遵义市赤水市,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已创成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其中,赤水市以百万亩竹海为依托,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配套为一体的全产业链,2020年规模以上纸制品企业完成产值23.8亿元;以金钗石斛为支点,利用闲散荒山荒石形成荒石改绿地、石头开红花的美丽景象,带动农民户增收3000元/年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生态旅游为重点,转化生态颜值,目前有7万余群众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经营性收益。

  琳琅满目的生物物种,是生态涵养的回报,更是绿色发展的馈赠。

  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8%。全省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7.5%,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近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超过60%。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2%,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生态脱贫成为贵州亮色。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为美丽中国贡献了“贵州智慧”和“贵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