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见,人民生活乐开颜。
“这是我刚刚在汾河公园晨练时拍的照片,已经发到朋友圈了。你看,我一位外地的朋友看到后留言,‘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环境宜人,有机会一定去太原看看’。”家住太原的刘大爷告诉记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的财富,也是山西高质量发展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高位推动治污攻坚连战连胜
山西是中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多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副省长贺天才多次深入一线进行督导,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山西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山西省空气质量巩固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方案和计划,部署开展包括散煤清洁化替代、工业污染深度治理、臭氧削峰等10项重点任务,以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数据显示,2020年,山西省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均排名第二。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全省58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70.7%,兑现了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
此外,“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累计营造林2307.35万亩,2020年营造林408.1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两个,城郊森林公园61座,国家森林乡村25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22个。右玉县、沁源县、芮城县、沁水县、蒲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
绿色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2016年6月,总投资近36亿元的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成功获批。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年可增加地区生产总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亿元,可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年增加农民收入近3000万元。”芮城县县长尚玉良介绍说。
芮城的光伏基地项目,是近年来山西持续推动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资金累计支出超过350亿元,对县级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投入规模由2008年的1.9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64亿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目前,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PPP项目有37个,涉及投资额288.12亿元。截至2021年6月底,山西省绿色贷款余额2362.5亿元,同比增长13.0%。
近日印发的《山西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以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为主要内容,推进工业固废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力争全省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量达1.1亿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