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1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市经济信息委:
现将《关于加快推动全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建议》(第1017号)的协办意见送上,供答复代表时参考。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强调进一步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在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前提下,加强综合利用产品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畅通井下充填、生态修复、路基材料等利用消纳渠道,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202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磷石膏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强调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推动以磷石膏为原料生产水稳基层材料等路基材料、路基填料、路基加固材料、边坡绿化喷筑材料、胶凝型护坡材料、隔音屏障、充填材料、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材料等。扩大磷石膏在露天矿坑回填、井下充填、地下采空区充填等领域的综合利用规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在道路交通、土壤改良、石漠化土壤治理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制定《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强调全面提高赤泥综合利用水平,强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在回填、充填工程、海洋工程建设等领域开展赤泥综合利用试点,逐步形成一批赤泥规模化利用新领域,到2027年,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5%。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协同推进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相关工作。一是将其纳入“无废城市”统筹推进。2025年1月,印发《重庆市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7年)》,将磷石膏整治纳入10项主要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利用消纳模式。构建“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占比等指标纳入“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并纳入“885”生态报表,定期晾晒,推动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二是积极推动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商请中国环科院多次到万州区、涪陵区、綦江区开展磷石膏、赤泥用于回填充填利用调研,在选址、无害化处理、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市环科院制定完成《重庆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用于回填充填技术规范(初稿)》,2025年2月25日,已组织专家进行了初审。三是支持开展磷石膏、赤泥道路应用。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綦江区、涪陵区开展磷石膏路面基层试点。市环科院开展了磷石膏道路应用相关课题研究。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加快推动全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联系人:李习勇,联系电话:88521746。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3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