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互动交流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05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 2024-06-17
字体:

民建市委会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第0053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司法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纳入重点任务。市委主要领导2023年美丽重庆建设大会上强调要高标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积极建设“无废单元”。市人大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主题教育专题调研课题和年度工作要点。所有区县均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并印发了实施方案。各领域绿色发展成势见效,生活垃圾分类、城市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等指标实现全国领先或进入西部第一梯队。全市累计建设2415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高质量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首批发布17个“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和10个精品“无废细胞”。

一、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出台了《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重庆市邮政条例》等17部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重庆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纳入立法调研项目。二是制定了塑料污染、建筑垃圾处置、生活垃圾处置异地补偿等13项管理制度,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废旧物资、静脉产业园建设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30余个规划方案,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重庆市垃圾分类先锋创建活动工作方案》《重庆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二)关于“建立推进机制”的建议。市政府成立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1+41+N”工作格局。相关区县组织召开了“无废城市”建设调度会、推进会、培训会、启动会、新闻发布会等,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

(三)关于“强化数字赋能”的建议。推动数字赋能升级,将“数字无废”“巴渝治废”数字化应用建设纳入“数字生态环保”的重要事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全面上线,2.3万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2.23万家医疗机构注册使用,600多家重点企业、116家二甲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精细化可追溯管理,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运行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65个尾矿库渣场环境信息完成矢量化、图形化、信息化。

(四)关于“科学评估激励”的建议一是已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开展“无废单元”示范创建活动,制定重庆市全域“无废单元”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技术指南,用于横向对比各区县建设水平和成效。同时,围绕五大类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关键环节筛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农膜回收利用率、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新增创建无废细胞任务完成率涉及14个市级部门10项核心指标构建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案二是“无废细胞”建设完成率以及纳入典型案例数量纳入“生态报表”调度推进,进一步营造“赛马比拼”良好工作氛围最大程度激发区县及市级部门无废城市工作。三是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投融资试点模式。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合作,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支持我市17个区县、26个项目、46亿元,融资7亿元支持秀山县锰污染整治与黔江区人民政府签订“无废城市”建设投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四是累计落实市级“以奖促治”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激励各区县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宣传等工作,纵深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五)关于“提升治理能力”的建议一是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330、绿色园区28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79、绿色园区8家、绿色设计产品58种、绿色供应链7条。二是持续推进渝南(綦江、南川)、潼南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洛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双桥经开区循环产业园建设,实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0%,中心城区工业固废产生强度0.09/万元三是建成村级回收网点1199个,累计建成8146个,完善了“村、乡镇(街道)回收转运—区县集中分拣贮运—区域性加工”网络体系,全年农膜回收12381.78吨,回收率达94.1%四是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竣工阶段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90.52%是建成建筑垃圾处理设施87座(工程渣土及装修垃圾填埋场58座、建筑垃圾分选及资源化利用厂24座、转运调配场等其他设施5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61%,民用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60%六是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全覆盖,累计覆盖243个街镇、1.7万个小区、1.6万个公共机构,15个区县开展国家级、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覆盖4412个行政村,占比55.6%。快递包装废物回收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有4649个快递网点设置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回收一次性塑料制品50.30吨。

二、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的要求,继续争取国家及有关部委支持,充分吸纳你们提出的建议,加快推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

(一)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出台《重庆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条例》《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推动我市好的做法经验、有关方面关注的重点等纳入条例制度化。市无废办牵头开展年度成效评估,定期发布“无废指数”,建立“无废城市”建设赛马跑道。

(二)优化工作机制。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调度会,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推进创建一批“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和精品“无废细胞”。同时,结合各领域特色和管理实际,摸清全国排位情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编制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实施方案,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工作成果。

(三)加快数字场景开发。对现有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加快推进巴渝治废(危险废物闭环监管)早日上线,积极与住房城乡建设、经济信息、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市、区县、部门之间的数据归集,推进数据信息全面共享,以数字化支撑固废领域改革,强化流程重塑和惠企惠民。

(四)建立表彰激励机制。2024开始,每年对各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开展评估计划发布1无废指数并将无废指数和年度成效评估将纳入对区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对“无废指数”排名靠前和“无废城市”评估成效显著的区县予以表扬,各部门在资金、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结合“无废单元”创建示范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加大绿色信贷、专项债等资金利用方式探索力度,深化政银合作,更好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

(五)加强综合治理能力。聚焦电解锰渣等较难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短板,出台综合利用支持政策。推动畜禽养殖绿色发展,持续完善畜禽养殖场(户)设施配套强化建筑垃圾治理,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使用。补齐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短板,推进小型垃圾焚烧试点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

感谢你们对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吸纳你们的宝贵建议,更好推动工作开展。

函已经余国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202449    

人:蔡洪英

联系电话:88521758

邮政编码:4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