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583号建议的复函
杨世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专家顾问团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提供智力支持的建议》(第0583号)收悉。经与市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结合实际,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部署,制定了《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采取“四控两增”的举措其中两增就是增强监管能力、增强科研能力。市政府每年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分解到38个区县政府、17个市级部门,推进实施2000余项工程措施;明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政策措施、应急措施,突出关闭、淘汰、搬迁、改造、整治类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同时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比2013年增加97天;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5.7%;重污染天气仅4天,比2013年大幅减少。
一、关于组建成立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专家顾问团
一是推进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智库建设。拟邀请国内外长期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实践、科学研究、决策管理、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特别是从事京津冀等地区的院士专家作为顾问,有针对性的对重庆交通污染、臭氧污染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指导和建议。下一步还将结合全市新型科技智库建设,重点将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两院院士、知名专家遴选充实到科技智库中来,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在政策制定、科学决策、科研管理、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整合完善各类专家库平台。目前全市科技系统和环保系统都有相关环保专家库,涉及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工程治理、空气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多个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下一步将积极整合各类专家库平台,突出交通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活污染,针对主城片区、渝西片区大气污染防治特点,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污染源变化特点,对专家信息进行及时梳理、更新和完善,并根据我市大气环境管理需求,做好急需紧缺专业专家的增补推荐工作,为我市今后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培养本地专家人才。大力实施“三百”科技领军人才、“双创”示范团队等人才计划专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的要求,从本市相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培养大气污染防治专家,适当增加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双创”示范团队的遴选支持比例,特别是要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市环境生态监测中心、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本地科研高校院所为基础,积极培养重庆本土环保人才、专业研究团队和大气治理公关小组。
二、关于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智力支撑作用
一是邀请各类专家参与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通过课题研究、学术年会、培训函授、会议咨询等多种形式,邀请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在重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落地研究和工作交流,对确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思路,制定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及持续改善对策措施,解决各类大气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逐步解决重庆市区域大气PM2.5、O3、NOx等复合大气污染问题。
二是鼓励本地科研团队参与各类高水平学术研究。对接中科院、中国环科院、中国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气污染防治高水平研究团队,借助科技部、环保部等国家级研究平台,积极参与到涉及西南地区、成渝地区的大气污染研究项目,精细化、精准化提供本地的环境管理决策需求和建议。
三、关于针对重污染区县建立“一对一”跟踪研究专家团队
一是以管理为导向协助区县梳理大气污染问题。以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分解、蓝天行动实施方案、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政策计划为抓手,指导区县梳理各类大气污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目标任务,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二是通过开展相关交流培训进行宣贯答疑。针对区县大气环境质量出现的主要问题,相关大气法律条例和标准规范执行的难点疑点,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政策,邀请各类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开展授课、培训、研讨、答疑等方式,帮助区县解决各类问题。
三是针对重污染区县开展点对点指导。对于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水平相对滞后的区县,协助区县组建专家或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对问题区县开展点对点问题剖析和攻关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
此函已经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辛世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张丹,联系电话:89181855,邮政编码:401147。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4月13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科委。